巴黎女人無須追求時髦, 因為她本身就是時尚… Arsène Houssaye , 1869
19世紀下半業的歐洲,當王爾德與他的追隨者在不列顛島引領著"藝術只為藝術"的唯美主義, 法蘭西的沙龍裡知識份子們正談論起新興的流派- "印象畫派"。雷諾瓦、莫內、馬內等今日耳熟能詳的大師的作品中,在靜謐幽美的自然風景之外,亦將當時人們的生活文化,以及最引人入勝的”著裝時尚”細細描繪。2012年9月, 法國奧賽美術館以"印象派與時尚"(L’Impressionnisme et la Mode)為主題,將諸位大師筆下的” 當代時尚”在眾人眼前逐一回放。
時尚產業的當代輪廓於19世紀中期開始逐漸清晰,傳媒和行銷毫不意外地被大量運用,人們從報紙上得知春天百貨的新時裝上市時間,從平板引刷的雜誌、期刊、服裝目錄上得知最近流行的款式,這甚至造就了”素描畫家”(dessinateur)這項專業的大量人才需求,從事成衣產業的批發商、布料商去談生意時會不忘帶上布卡樣本,而早期的”高端品牌”也此時如雨後春筍般的冒出, 例如: 被廣泛認為是高級訂製服之父的查裡斯‧沃斯(Charles Frederick Worth),於1858年創設Maison Worth,而他最聲名顯赫的顧客就是拿破崙三世( Napoléon III)的妻子- 歐仁妮皇后(Eugénie de Montijo)。
直至今日仍是法國報界權威的費加洛報(Le Figaro), 在當時報導巴黎春天百貨的新開幕。
由素描畫家繪製的服裝圖稿,後經由平版印刷在報紙等的刊物上傳播發散。
19世紀歐洲最美的兩個女人: 法國的歐仁妮皇后和奧匈帝國的伊莉莎白皇后(著名的茜茜公主)身穿由沃斯所設計的晚禮服。
第二帝國(le Second Empire,1852-70)時期的法蘭西,克里諾林裙撐(crinoline)為以歐仁妮皇后為首的上層階級所鍾愛,迅速成為當時的主流風尚。以腰部為中心,360度地擴大裙面以營造視覺上的華麗感。
James Tissot, 米哈蒙侯爵夫婦與其兒女肖像
Portrait du marquis et de la marquise de Miramon et de leurs enfants
James Tissot, 兩姊妹Les deux soeurs
穿馬甲的女人是一則謊言、是虛構小說,但對大部分的我們而言,小說無疑比現實來得更加美好。Eugene Chapus (1800~77), 法國作家
1870年之後, 較輕巧方便性高的臀墊式裙撐取代克里諾林裙撐成為新一任時尚霸主。臀墊顧名思義將重心及焦點後移至臀部,在裙面的後擺處大量地使用蕾絲、緞面、多層次褶面等裝飾。而胸圍也有愈加的緊身,就像近年流行的短上衣追求露出一點纖細的小蠻腰,不難發現當時的潮流以豐胸翹臀為美。(當然不用真的擁有一個完美身型,將所有行頭穿上後”看起來完美”就行!)
+
James Tissot, 舞會Le Bal
Camille Carot, 穿藍衣服的女人 La Dame en blue
為適應不同場合,當時的女性在一天之中會需要換好幾套衣服, 早晨起床梳裝完畢後的晨裝,和夏日裝一樣通常以較輕便的棉質為主體,像是細條紋或印有花圖騰的薄棉布,並有蕾絲緞帶等地裝飾,看起來輕鬆而優雅。
馬內(Edouard Manet), 女人與鸚鵡 Femme au perroquet
需要接待到家中來訪的重要客人時, 女主人會換上”日常服”, 通常是以絲綢等更具質感的面料製成, 會有豐富的裝飾細節,這類的服裝由於會在社交場合亮相, 貴婦名媛們通常會尋求巴黎的”時裝設計師”來為自己量身打造高級訂製服。
雷諾瓦(Auguste Renoir), 喬治卡賓特夫人 Madame Georges Charpentier
James Tissot, 海邊 Bord de Mer
午後總是巴黎生活精彩的開始,這時的著裝根據年齡和不同場合有著更多變化, 馬內的畫作”巴黎女人”(La Parisienne),畫中的女士身穿的黑色洋裝就是一套外出去劇場和晚餐約會的”晚裝、外出服’,有著更多更精緻的裝飾,如同畫中所展示的: 後裙面以綴連的多層次褶面展開,前幅則以作工細緻的皺褶增強立體感,此外,還會有帽子、面紗、手套、扇子、洋傘等的多種配件可供選擇來搭配整體造型。
Albert Bartholomé, 在溫室中 Dans la serre
James Tissot, 旅人 Le voyageur
James Tissot, 十月 Octobre
舞會與歌劇院的之夜是整晚的重頭戲,以瑰麗華美的”晚禮服”開場, 這時的設計大部分會露出肩膀、鎖骨和手臂,彰顯出女性柔媚而迷人的魅力。 奢華感絲綢、天鵝絨,綴以珠寶、鮮花的精緻髮型,當真只有衣香鬢影四字可堪形容此時盛況! 而男士們幾乎清一色的黑色西服,大概只能靠女伴的著裝來塑造辨識度了…
Jean Béraud, 舞會 Une Soirée
雷諾瓦(Auguste Renoir), 在城市跳舞 La Danse à la ville / 在鄉間跳舞 La Danse campagne
雷諾瓦(Auguste Renoir), 歌劇院包廂 La Loge
Eva Gonzalès, 義大利人劇場包廂 Une Loge aux Italiens
而男裝的顏色則以沉穩卻優雅的黑,灰,深棕等暗色調為主,上層階級的男士們極講究穿著和注重時髦,波特萊爾 (Baudelaire,1821~1867)的詩句就曾寫道”時髦的人必須無時無刻的致力於儀表之高尚,即使入睡,他也必定是在鏡子前安眠”。當時的“時髦”並不僅是外表,它亦是一種精神體現、生活方式。
James Tissot的畫作"皇家路俱樂部"( Le Cercle de Rue Royale ),此俱樂部的成員以包括貴族和資產階級在內的上層人士所組成,他們談論政治、社會等議題,可以說整個國家的未來和命運就是掌握在這群人手上。
Henri Fantin-Latour的"巴蒂尼奧爾廣場的工作室 "(Un Atelier aux Batignolles ), 這幅畫作最經典的在於: 19世紀的文化界名人大合照。在一片的黑色中, 最顯眼、穿著灰褲子的是馬內,雷諾瓦戴著帽子佔在畫框前,左拉站在雷諾瓦右手邊,幾乎被擋住了只露出張臉的莫內在畫作的最右邊。
現代畫家是一位傑出的時裝設計, Joris Karl Huysmans 法國小說家
深受自然主義及寫實主義的影響,除了單純的寫景之外,印象派將場景放置於真實的日常生活中,將人與自然結合,有相當多的畫作主題是人們在公園、森林綠地中的遊憩景象,反映出當時人們所喜愛的休閒娛樂。而入畫人物常是畫家本身的妻子與孩子、情婦、家人與朋友,並且鉅細靡遺的將人物身上的服裝描繪出來,讓我們今天得以用最美好的方式來觀賞這部”19世紀中後期資產階級的時尚演進史”。
莫內(Claude Monet) , 花園中的女士們 Femmes au jardin
莫內(Claude Monet) , 林蔭下的午餐 Le Déjeuner sur l'herbe
莫內(Claude Monet) , 巴齊爾與卡蜜兒 Bazille et Camille
莫內(Claude Monet) , 漫步La Promenade
James Tissot, 假日 Holiday